随着历史的推进、起居文化的改变,中国家具的造型在不断创新发展中。中式家具是秉承中式风格,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,在不同的朝代,材质、式样、装饰上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。
商周时代
深圳红木家具博物馆藏品©
追溯到商周时代,商周时代青铜器上已有夔纹、云纹等这些如今在中式家具上常被运用的雕饰图案,初期木器已具有了装饰性和实用性的家具雏形。
春秋战国至秦
深圳红木家具博物馆藏品©
春秋战国到秦时期,家具都是以床为中心,燕尾榫、凹凸榫、割肩榫的榫卯技艺在家具制作中已有运用,髹漆类的几、案以及酒器类家具也已有。家具的形式有低矮的床榻、柜、衣箱、屏风、衣架等,在装饰上有云气纹金银片、木艺雕花等。
两汉三国
<祥利红木>汉乐府写字台
两汉三国时期,家具的类型发展到了床、几案、屏风、箱柜、衣架等类型由于当时人们习惯席地而坐,家具一般很矮。家具的装饰纹样也开始丰富起来,动植物以及几何样式都有。
魏晋南北朝
深圳红木家具博物馆藏品©
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,使得各民族的家具在形制和功能上得以相互吸收渗透,起居方式也开始慢慢在改变,杌凳、马扎、藤编等坐具应时而出。胡床的使用在中原民间也较普遍了,人们开始垂足床沿,床、榻也开始增高加大。也因佛教文化的影响,髹漆类家具出现火焰、莲花纹、卷草纹、狮子等纹样。
隋唐五代
深圳红木家具博物馆藏品©
到了隋唐五代时期,人们席地坐与垂足坐的习惯同时存在,高低型家具开始并存,坐具类家具开始有圈椅、扶手椅、长桌凳、腰圆鼓凳、靠背椅。家具造型有圆有方,床榻类家具有壶门形体、有案型结构,桌、箱、屏等家具形制不断丰富。装饰工艺开始出现螺钿、金银错、木绘等。
宋元
深圳红木家具博物馆藏品©
宋元时期,中国起居方式正式进入垂足坐阶段,床柜,桌椅、带托泥的大案等高型家具已普遍,以榫卯结构为主的框架结构家具正式确立,大量的装饰性线脚丰富了家具的造型,束腰造型开始兴起,更出现了罗锅枨、霸王枨等制法,家具形体基本成熟,为明清家具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基础。
明代
祥利红木产品©
明代是中国家具登峰造极的黄金时期,明式家具既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,也是世界家具史上璀璨的奇葩。
中国著名家具鉴赏家王世襄先生曾用十六品概括了明式家具的特点:简练,淳朴,厚拙,凝重,雄伟,圆浑,沉穆,秾华,文绮,妍秀,劲拔,柔婉,空灵,玲珑,典雅,清新。
<祥利红木>明俭椅几
当时中国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趋于频繁,加上东南亚等地珍贵木材的引进,因大量使用质地坚硬、耐强度高的珍贵木材,家具制作的榫卯结构极为精密,构件断面小轮廓简炼,装饰线脚做工细致,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。圈椅、官帽椅、玫瑰椅、圆角柜、万历柜、翘头案、罗汉床等都是明代家具造型的典型款式。成套家具的概念已形成,布置方法通常为对称式,如一桌两椅或四凳一组等。
清代
深圳红木家具博物馆藏品©
清代一改前代造型洗练、式样挺秀的特点而为沉稳、浑厚、庄重的特点所取代,多一木制成,不吝用材,汇集雕、嵌、绘、漆等高超技艺,锼镂工艺更是巧夺天工,可谓我国家具史上又一空前发达时期。
民国
<祥利红木>繁花之城沙发
民国,家具颠覆传统,外型设计借鉴西方而制,但材料还是以红木为主,少用橡木、水曲柳这些西式木材。工匠仍是中国人,因此工艺、雕刻的刀法仍保持原有,如体现在雕刻上,就是将西方的人物、动物改为蝙蝠等。
当代
<祥利红木>花开富贵沙发
当代,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,文化的自信,国潮的兴起,我们开始寻回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,继承以及弘扬。“器以载道”,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,讲究通过物的形态语言传达出一种境界,中式家具种类繁多,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与情趣。